新闻中心   News
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7家企业进入“世界500强 广东承载“中国制造”希望

2016-7-29 11:19:15      点击:

几天前,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珠海成功总装下线。“广东制造”再为我国增添“国之重器”。

从当年“广东粮、珠江水、岭南衣、粤家具”风靡全国,到如今广东制造的智能手机、新能源汽车、轨道机车、大飞机、无人机全球争先……一场大规模的“新陈代谢”,正在岭南大地酝酿升腾。

旧的加速转移转型,新的不断涌现壮大。新与旧产品、产业的更迭转化,是广东近年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总抓手,推动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水平结出的硕果。市场观察人士指出,凭借完备的产业基础和较高的市场化水平,广东有望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。

新旧转化更替▶▷广东承载“中国制造”希望

新旧技术、新旧产业之间的转化与更替,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演化主线。

但何为旧何为新?

不符合发展规律、不适应环境变化、不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、技术、模式和业态,都可称之为“旧”;相应地,就是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动能、新经济之“新”。

新与旧永远处于不断更替转化的过程中。新的可以变成旧,旧也可以变成新。

近年来,广东做足做好了新旧转化更替这篇大文章。

2015年,被视为“东莞名片”的诺基亚东莞工厂的关停引发人们的担忧。但真相是,该工厂主要生产传统低端的非智能手机,在4G时代已难以立足。因技术革新滞后而出局,是市场调节力量使然。

真相的另一半是,诺基亚东莞工厂关停后,东莞本土的智能手机目前已占到国内半壁江山。今年上半年,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东莞手机出货量1.22亿台,增长69.19%。而工厂搬离后仅几个月,其生活区就被改造成聚大电商产业园,吸引80多家企业相继入驻。

原诺基亚东莞工厂的旧去新来,是政府“有形之手”和市场“无形之手”之间形成合力的结果。

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,省委、省政府大力推动调结构、促转型,近两年更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,“导演”了一出“新陈代谢”的好戏。

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下,广东企业纷纷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奋力延伸,不断在自我更新中摈弃旧的,加速开发新产品,引入新模式。

新旧更替之间,企业活力更加勃发。2015年,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21家,比上年增加20家;最近,全省共有56家进入“中国500强”,7家进入“世界500强”。

新旧更替之间,广东制造脱胎换骨。今年上半年,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8.8%,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27.2%,已形成新型显示、软件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新一代通信等七大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。

“广东代表了‘中国制造’的希望。”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近期对珠三角密集调研后如是判断。“中国到了行业大洗牌的时期,不务实业终会被淘汰,而脚踏实地、尊重规律和市场将生存下来,这正是广东企业的特点。”

“旧”往何处去▶▷技改提速助产业脱胎换骨

新陈代谢,“旧”向何处去?

少量不符合发展规律、不满足市场需求的可以加速淘汰或对外转移,挪出新的发展空间。更大量的则是脱胎换骨升级为新的产业,形成新的业态。

“很多传统的经济领域,换一个机制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。

今年初,一份《广东省工业产业分化趋势研究》显示,纺织服装、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,在市场需求低迷、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增长明显放缓。

但是,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。

佛山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曾经是一家出口代工企业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,爱斯达用4年时间研发出世界首台智能裁缝机器人,成功从低端制造“转行”成智能裁缝机器人设备供应商。公司总裁樊友斌说:“卖一台智能裁剪机器人的利润,相当于以前帮人代工几万件衣服。”

同样抓住机遇的还有尚品宅配。尚品宅配借助互联网实现“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”,业绩连年逆势高速攀升,去年成功登陆创业板,成为行业低速增长中的“黑马”。

类似例子不胜枚举。生产“广东粮、珠江水、岭南衣”等传统产业,近年通过研发新技术,应用新模式,培育新业态,初步完成从“旧”到“新”的蜕变,正在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奋力攀升。

佐蒙服饰利用石墨烯导电快的特性,制造出了智能保暖衣等服饰,发热温度还能通过APP智能控制,步入了新的蓝海。

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禽畜养殖业的物联网系统,为年上市肉猪1535万头、肉鸡7亿多只、实现销售收入482亿元提供重要支撑。

以美的、格力为代表的家电企业,把电商的消费者需求大数据作为设计、研发和生产的重要参考因素,大幅提升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。

……

数据显示,仅工业技术改造一项,2015年全省就投资2931.5亿元,增长56.5%,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25.5%的较高增速。

“新”从何处来▶▷四大力量孕育革命性创新

2016年春晚,粤企自主研发的540个智能机器人和29台无人机大秀舞技、大放异彩。很多人这才发现,广东制造的“科技范”是如此令人称奇。

从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,到“隐形衣”、“马丁包”;从基因测序、生命管理,到中国抗癌原创新药、全球首款可复明人工角膜;从可载人无人机,到世界在研最大水陆两栖飞机……以华为、光启、亿航等企业为代表的广东创新军团,在新材料、生命健康、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等领域抢占世界前沿,努力实现从模仿到创新、从跟随到引领、从高端到顶端的升级。

广东制造之“新”从何处来?

“新”成长于强大完备产业基础的“温床”。

科通芯城董事长康敬伟指出,“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于最有效率,以此达到的是最低的综合成本。”以无人机为例,从电池、传感器到各种零部件,往往涉及数十家供应商,却能在珠三角很小半径内获得。广东因此成为全球无人机之都。

“新”来源于研发投入大幅增长。

2015年,广东R&D投入强度和技术自给率双双达到世界创新型地区水平,迈入创新导向明显、创新能力突出的新阶段。这一年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的单位数由2908家猛增至5002家,增幅高达72%。

“新”诞生于跨界融合发展。

在广东,随着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技术等共性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集成式创新愈发频繁,传统产业纷纷插上“互联网+”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柔性定制的翅膀。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强调,单一领域使用的技术也许并不是最新的创造,但组合起来就可能是革命性的创新。

“新”还得益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价值链再造。

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集团联手打造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,中集集团全资收购英国Retlan集团,中航工业通飞并购美国西锐公司,佛山东方精工收购意大利EDF公司……广东企业正在学习运用资本和市场的优势,通过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来实现技术上的“弯道超车”。

随着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,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不断发力,广东制造还将上演更多“新旧交替”“新陈代谢”“辞旧迎新”的好戏,并努力在世界高端制造上占领一席之地!


来源:南方日报